COVID19疫情下之營養補充劑


COVID-19 於2019 年出現,是一種由新型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截至 2021 年,已造成全球超過1.7 億人感染。
常見的初始症狀和體徵包括咳嗽、發燒、疲勞、頭痛、肌肉酸痛和腹瀉。
嚴重的 COVID-19 患者通常伴隨進行性呼吸衰竭,也可能出現導致危及生命的肺炎、多器官衰竭和死亡。
此外,約75%的 COVID-19 患者在疾病急性期後數月後,出現包括疲勞、肌肉無力、睡眠困難和認知功能障礙等症狀。
免疫系統保護身體免受引起疾病的病原體的侵害,它由作為第一道防線的先天反應和稍後參與的適應性反應組成。
先天免疫系統包括物理屏障,例如皮膚和腸道上皮,有助於防止病原體進入。
它還包括白血球 (例如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釋放細胞因子)和自然殺手細胞) 它們試圖識別和消除外來病原體。
然而,這些成分是非特異性的,這意味著與適應性免疫系統不同,它們不識別特定病原體並對其作出反應。
適應性免疫系統由將抗體分泌到血液和組織中的 B 淋巴細胞(B 細胞)(稱為體液免疫)和 T 淋巴細胞(T 細胞;稱為細胞媒介免疫)組成。
適應性反應需要幾天或幾週的時間才能形成,但它會產生免疫“記憶”;因此,隨後接觸相同病原體會導致強烈而快速的免疫反應。
身體對病原體的免疫反應導致炎症,導致紅、腫、熱、痛和組織功能喪失。炎症有助於消除病原體並啟動癒合過程,但它也是導致症狀和嚴重病理的原因。
例如,作為適應性免疫反應的一部分,CD8 T 細胞的激活會增加炎症並導致肺損傷。
這個過程可能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
一些 COVID-19 患者會經歷細胞因子風暴,這是一種由炎性細胞因子(包括TNF-α、IL-1β 和IL-6)過度產生引起的危急狀況。
這種情況會增加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死亡風險,因此緩和身體的炎症反應是控制病程的關鍵要素。
儘管現在可以使用 COVID-19 疫苗並且正在開發藥物治療,但民眾對可能增強免疫功能和減少炎症以幫助預防 COVID-19 或控制其症狀的膳食補充劑成分仍有高度興趣。研究顯示它們可能會改善免疫功能,並有助於預防或減輕普通感冒、流感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因此,一些科學家認為某些膳食補充劑可能有助於對抗 COVID-19 ,詳述如下:

 

表沒食子兒茶素 3-沒食子酸酯 (EGCG)

許多研究顯示 EGCG 會抑制特定信號傳導因子及轉錄因子之活化,進而抑制過度的發炎反應。
重要的是,許多臨床試驗都充分證明了補充 EGCG/綠茶提取物的安全性。
在抑制病毒層面,EGCG 可以鎖定鋅離子並將其帶入細胞質中,此時鋅會抑制病毒複製酶(RdRp)而中止病毒 RNA複製而阻止COVID19病毒繁殖[1]。
此外,EGCG能夠與不同的病毒蛋白結合,阻止它們發揮作用,從而阻止細胞受到感染或病毒在受感染細胞內的複製[2]。
因此 EGCG 具有多個可以直接抑制病毒的路徑。
除了一些抗病毒和抗敗血症作用外,EGCG 的主要好處在於其抗纖維化作用和同時調降許多炎症介質的表達和信號傳導的能力[3]。
服用高劑量的EGCG與潛在的肝損傷有關,所以要小心避免服用太多,建議每日攝取劑量應低於 800 毫克/天。

維生素C

維生素 C,也稱為抗壞血酸,是存在於許多水果和蔬菜中的必需營養素。
維生素 C 在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可能是因為它具有抗氧化作用、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以及對免疫系統調節的作用 [4-6]。
維生素 C 缺乏會損害免疫功能並增加對感染的易感性 [5]。
定期服用 200 毫克/天或更多的維生素 C 補充劑有助於縮短普通感冒的持續時間及其症狀的嚴重程度[4, 7] 。
根據來自中國的一些病例報告,大劑量靜脈注射維生素 C(每天 10-20 克,持續 8 至 10 小時)增加了 50 名中度至重度 COVID-19 患者的氧合指數;所有患者最終都康復了[8]。
食品和膳食補充劑中的維生素C對兒童(取決於年齡)的攝入量高達400 至 1,800 毫克/天和成人高達2,000 毫克/天的攝入量是安全的[9]。
攝入過多會導致腹瀉、噁心和腹部絞痛。
高劑量的維生素C 還可能導致某些血糖儀讀數出現錯誤的高或低讀數 [10-12]。
在血鐵沉積症患者中,高劑量的維生素 C 會加劇鐵過載並損害身體組織 [6, 9]。
FNB 建議這些人在攝入超過 RDA 的維生素 C 劑量時要謹慎。

維生素D

維生素 D 以維生素 D2 和維生素 D3 的形式存在,是一種必需營養素,天然存在於少數食物中,如鮭魚和鮪魚,少量存在於牛肝、雞蛋中。從陽光照射、食物和補充劑中獲得的維生素 D 具有生物學惰性,必須在體內進行兩次羥基化才能活化。
第一次羥基化發生在肝臟中,將維生素 D 轉化為 25-羥基維生素 D [25(OH)D]。
第二次羥基化主要發生在腎臟中並形成具有生理活性的 1,25-二羥基維生素 D [1,25(OH)2D]。
血清 25(OH)D 濃度是目前維生素 D 狀態的主要指標 [13]。除了眾所周知的對鈣吸收和骨骼健康的影響外,維生素 D 在免疫中也發揮作用 [14]。
維生素D可降低病毒複製率,抑制炎症,和調控T調節細胞的活性[15, 16]。
此外,免疫細胞(如 B 淋巴細胞和 T 淋巴細胞)皆表現維生素 D 受體,而一些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可以將 25(OH)D 轉化為活性 1,25(OH)2D,這表示維生素D可能與調節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反應有關[16-18]。
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身體對感染的易感性,目前已知與流感,C型肝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其它病毒性疾病相關[19, 20]。
與維生素 D 充足的人相比,維生素 D 缺乏的人更容易患 COVID-19 且預後更差[21]。
科學家和醫生建議成年人增加維生素 D 攝入量,使血清 25(OH)D 水平達到 75 nmol/L (30 ng/mL) 以上,以預防 COVID-19 或減輕其症狀。
由食物和膳食補充劑中每天攝入25-100 微克(1,000 IU-4,000 IU)
維生素 D 對兒童及成人是安全的[13]。較高的攝入量會導致噁心、嘔吐、肌肉無力、意識模糊、疼痛、食慾不振、脫水、過度排尿和口渴以及腎結石。
在極端情況下,維生素 D 毒性會導致腎功能衰竭、全身軟組織鈣化(包括冠狀血管和心臟瓣膜)、心律失常,甚至死亡[22]。

鋅為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存在於包括牡蠣、螃蟹、龍蝦、牛肉、豬肉、家禽、豆類、堅果、全穀物和乳製品。鋅參與大約 100 種酶的催化活性作用及體內免疫反應,包括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系統 [23, 24]。
鋅還具有抗病毒和抗炎特性,它有助於維持組織屏障的完整性,例如呼吸道上皮 [15, 25]。
鋅缺乏會損害淋巴細胞的形成、活化和成熟,從而對免疫功能產生不利影響。
這些對免疫反應的影響可能會增加對感染[26]和炎症疾病的易感性,尤其是影響肺部的疾病[25]。
研究發現低鋅狀態與病毒感染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 [14],且缺鋅的人患腹瀉和呼吸道疾病的風險更高 [23]。
西班牙一家醫院對 249 名 COVID-19 患者(中位年齡 65 歲)的觀察性研究發現,血清鋅水平低於 50 mcg/dL 的患者在入院時病情更嚴重,恢復時間更長(中位數為 25 vs 8 天),並且死亡率(21% vs 5%)高於鋅含量較高的患者[27]。
在美國的一份病例報告中,四名年齡在 26-63 歲的 COVID-19 患者每 2 至 4 小時接受一次大劑量檸檬酸鋅、葡萄糖酸鋅或醋酸鋅錠劑治療,總劑量為 115 至 184 毫克/天,持續補充10 到 14 天,四名患者的症狀 (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呼吸急促、身體疼痛和疲勞) 在開始鋅治療後的 24 小時內開始下降,最終全部康復[28]。
嬰兒和兒童(取決於年齡)的鋅的RDA為 2-13 毫克,成人為 8-12 毫克[29] 。
攝入過多會導致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部絞痛、腹瀉和頭痛[29]。
長期攝入 150-450 毫克/天會導致低銅狀態、免疫功能降低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30] 。

微量元素硒是抗氧化防禦的主要成分,存在於堅果、全穀類、穀類、蘑菇、乳製品 家禽、紅肉及海鮮中。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缺乏硒會改變免疫反應和病毒致病性。近來發現在中國不同省份,其土壤硒含量與 COVID-19 治癒率之間存在相關性[31]。
硒可透過抗氧化途徑增加 T 細胞的數量、增強淋巴細胞反應、增加 IL-2 細胞因子分泌、增強 NK 細胞活性並降低感染風險。
硒同時也被證明可以增加對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32]。RDI建議每日硒攝取為60-70 微克 。
  1. Park, J., et al.,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EGCG, a Green Tea Polyphenol, for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s. Life (Basel), 2021. 11(3).
  2. Steinmann, J., et al., Anti-infective properties of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 a component of green tea. Br J Pharmacol, 2013. 168(5): p. 1059-73.
  3. Tsai, M.J., et al., The Effects of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 on Pulmonary Fibroblasts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A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and Bioinformatic Approach. Int J Mol Sci, 2019. 20(8).
  4. Holford, P., et al., Vitamin C-An Adjunctive Therapy for Respiratory Infection, Sepsis and COVID-19. Nutrients, 2020. 12(12).
  5. Carr, A.C. and S. Maggini, Vitamin C and Immune Function. Nutrients, 2017. 9(11).
  6. Jacob, R.A. and G. Sotoudeh, Vitamin C function and status in chronic disease. Nutr Clin Care, 2002. 5(2): p. 66-74.
  7. Hemila, H. and E. Chalker, Vitamin C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e common cold.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1): p. CD000980.
  8. Cheng, R.Z., Can early and high intravenous dose of vitamin C prevent and treat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Med Drug Discov, 2020. 5: p. 100028.
  9. Board., I.o.M.F.a.N.,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Vitamin C, Vitamin E, Selenium, and Carotenoi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 2000.
  10. Cho, J., et al., Influence of Vitamin C and Maltose on the Accuracy of Three Models of Glucose Meters. Ann Lab Med, 2016. 36(3): p. 271-4.
  11. Lv, H., et al., Factors interfering with the accuracy of five blood glucose meters used in Chinese hospitals. J Clin Lab Anal, 2013. 27(5): p. 354-66.
  12. Tang, Z., et al., Effects of drugs on glucose measurements with handheld glucose meters and a portable glucose analyzer. Am J Clin Pathol, 2000. 113(1): p. 75-86.
  13. Board., I.o.M.F.a.N.,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and Vitamin 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10.
  14. Iddir, M., et al., Strengthening the Immune System and Reducing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through Diet and Nutrition: Considerations during the COVID-19 Crisis. Nutrients, 2020. 12(6).
  15. Corrao, S., et al., Does Evidence Exist to Blunt Inflammatory Response by Nutraceutical Supplementation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of Vitamin D, Vitamin C, Melatonin, and Zinc. Nutrients, 2021. 13(4).
  16. Zabetakis, I., et al., COVID-19: The Inflammation Link and the Role of Nutrition in Potential Mitigation. Nutrients, 2020. 12(5).
  17. Gruber-Bzura, B.M., Vitamin D and Influenza-Prevention or Therapy? Int J Mol Sci, 2018. 19(8).
  18. Grant, W.B., et al., Evidence that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Could Reduce Risk of Influenza and COVID-19 Infections and Deaths. Nutrients, 2020. 12(4).
  19. Rubin, R., Sorting Out Whether Vitamin D Deficiency Raises COVID-19 Risk. JAMA, 2021. 325(4): p. 329-330.
  20. Barazzoni, R., et al., ESPEN expert statement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nutritional management of individuals with SARS-CoV-2 infection. Clin Nutr, 2020. 39(6): p. 1631-1638.
  21. Im, J.H., et al.,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t J Infect Dis, 2020. 100: p. 390-393.
  22. Galior, K., S. Grebe, and R. Singh, Development of Vitamin D Toxicity from Overcorrection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A Review of Case Reports. Nutrients, 2018. 10(8).
  23. Calder, P.C., et al., Optimal Nutritional Status for a Well-Functioning Immun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Protect against Viral Infections. Nutrients, 2020. 12(4).
  24. Prasad, A.S., Zinc: an overview. Nutrition, 1995. 11(1 Suppl): p. 93-9.
  25. Wessels, I., B. Rolles, and L. Rink,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Zinc Supplementation on COVID-19 Pathogenesis. Front Immunol, 2020. 11: p. 1712.
  26. Wintergerst, E.S., S. Maggini, and D.H. Hornig, Contribution of selected vitamins and trace elements to immune function. Ann Nutr Metab, 2007. 51(4): p. 301-23.
  27. Vogel-Gonzalez, M., et al., Low Zinc Levels at Admission Associates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s in SARS-CoV-2 Infection. Nutrients, 2021. 13(2).
  28. Finzi, E., Treatment of SARS-CoV-2 with high dose oral zinc salts: A report on four patients. Int J Infect Dis, 2020. 99: p. 307-309.
  29. Board., I.o.M.F.a.N.,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Vitamin A, Vitamin K, Arsenic, Boron, Chromium, Copper, Iodine, Iron, Manganese, Molybdenum, Nickel, Silicon, Vanadium, and Zinc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1.
  30. Hooper, P.L., et al., Zinc lowers 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evels. JAMA, 1980. 244(17): p. 1960-1.
  31. Zhang, J.,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regional selenium status and reported outcome of COVID-19 cases in China. Am J Clin Nutr, 2020. 111(6): p. 1297-1299.
  32. Kieliszek, M. and B. Lipinski,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OVID-19). Med Hypotheses, 2020. 143: p. 109878.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