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對於陰離子界面活性劑”SLS(Sodium lauryl sulfate)”與”SLES(Sodium laureth sulfate)”的報導與討論非常多,有的人說它是個隱形殺手,也有人站出來替這2種界化活性劑護航與澄清,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真相呢?以下由我對各位做客觀與詳細的說明。
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 SLS)是一種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常用於洗劑類的產品。由十二烷醇經由濃硫酸(H2SO4)進行Fischer酯化反應產生硫酸酯,最後再由氫氧化鈉進行酸鹼中和成為鈉鹽,即可得到最終產物十二烷基硫酸鈉。
反應式如下。

十二烷基聚氧乙醚硫酸鈉(Sodium laureth sulfate, SLES)亦是一種陰離子界面活性劑,與SLS相比較,刺激性相對較低。網路上流傳SLES是經由SLS化學處理後轉化來的,其實這說法並不正確,SLES在製作過程的第一步驟就已經與SLS不同了。SLES是經由十二烷醇(Dodecan-1-ol)與環氧乙烷(Epoxyethane)進行數個乙氧基化反應,再與濃硫酸進行Fischer酯化反應產生硫酸酯,最後酸鹼中和成鈉鹽形成SLES。由上述可知無法使SLS製作成SLES。
反應式如下,後續與SLS製作方法相同(Fischer酯化反應)。

那麼為甚麼這兩種介面活性劑會冠上危險或者致癌這種名號呢?
網路上有些相關謠言說SLS會使蛋白質變性、角質細胞的細胞膜受損或者致癌都是非常誇大的說詞。SLS是一種去脂力非常好的介面活性劑,當然對於一些敏感或乾燥肌膚的使用者來說,過度清潔確實可能會導致些許刺激,但絕非像網路謠傳那樣恐怖。如果你真的想親眼看看SLS對於皮膚的刺激性,很簡單,拿一張貼布與高濃度的SLS貼在皮膚上數小時,你就會看到皮膚出現紅腫癢,切記是高濃度而且要數小時。但這並沒有任何意義,不會有人含著牙膏數小時或者洗髮精倒在頭上放著不洗,這種行為叫清潔嗎?而且產品內含SLS的濃度遠低於會造成皮膚刺激的濃度,在時間與濃度這兩種條件未達成的情形下,不必擔心會造成什麼危害。不過對於頭皮脆弱或易掉髮的人,我還是建議避免用這支原料,不是因為這使用它會掉髮,而是洗後頭髮毛躁打結,除非配方裡面有其他特殊成分或洗後有額外處理,不然梳一梳扯一扯就掉了。
那麼SLES明明刺激性比SLS還要低,那為甚麼負面的報導還是不斷出現,甚至往致癌的方向一面倒。SLES會不會致癌呢?我不敢百分之百肯定說不會,原因很簡單,在製造SLES的第一步驟,十二烷醇會與環氧乙烷進行乙氧基化反應,那麼反應結束時,整個反應系統可能還殘存環氧乙烷,這時候環氧乙烷找不到十二烷醇反應,只能找剩餘的環氧乙烷繼續反應。
反應式如下。

從上述反應式可以看到,環氧乙烷只要在有水的情形下會開環形成乙二醇,而在製造SLES的第二步驟時又有剩餘的硫酸可以與另一個乙二醇繼續反應,脫去兩分子的水,接著跟著SLES第三步驟酸鹼中和,就形成副產物1,4二氧六環。
我相信看到這個化學物質,各位應該都不陌生,1,4二氧六環(1,4-dioxane),俗稱二噁烷,是常見的非質子有機溶劑,溶解能力與DMF(Dimethylformamide,二甲基甲醯胺)相近,對皮膚、眼及呼吸系統皆有刺激性,並且對肝、腎會造成損害。1,4二氧六環以確認對動物具有致癌性,對人類為潛在可致癌,在IARC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中被分類為2B類,在EWG (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中評比為8分。
既然SLES中可能含有1,4二氧六環這個副產物,雖然含量低,也不敢保證使用它會沒事,如果某個原料廠商能保證這批SLES絕非含有任何1,4二氧六環,那麼我也敢說它不會致癌,但有哪個廠商敢這麼掛保證?
1,4二氧六環沸點與水相近,雖然可以經由抽真空方式來純化除去,但這只是在量小的情形下可以這樣做。工廠在製造時,產量絕對遠遠超過所謂的小量,而且價格低廉,應該也不會增加時間上的成本,許多國家也不會對此控管,所以在生產SLES時有沒有增加工序來除去1,4二氧六環我就不得而知了。
說明了SLS與SLES在適當濃度與純度下,是很安全的,但藉由媒體誇大的推波助瀾之下,被冠上了洗不掉的惡名,雖然網路上漸漸有人為這兩支原料寫文章澄清,但來是留下了陰影。有些消費者可能就會說:「我不管,只要有這支原料存在我就不買,雖然有人澄清,但我感覺就有危險,只要有任何危險的可能我就不買」。所以有的配方師也迫於無奈,只好在另尋別的陰離子界面活性劑。當然這其實並不難,大可以換成胺基酸系列的溫和洗劑,但成本就得提高,要像某個綠色瓶子1瓶賣70幾元是絕對不可能,所以就只能從價格或者安全上去做抉擇。
胺基酸系列的介面活性劑這對於很多人都不陌生,溫和不刺激的優點想必是眾所皆知。對於敏感的頭皮與脆弱的髮質真的比較建議使用胺基酸界面活性劑的洗髮精,至少對於頭皮的刺激性與SLS、SLES相比低上許多。不過有些市售洗髮精標榜是使用胺基酸系列的介面活性劑,但在標示成份內卻還是看到有添加SLES。原因很簡單,胺基酸界面活性劑吸引的特色就是溫和的洗淨力,可是溫和的洗淨力也代表著清潔力也跟著降低,必須要添加足夠比例的胺基酸界面活性劑才可以提升清潔力,但成本就會提高,因此有些廠商就添加SLS或SLES來幫助力的提升,既可以省成本又可以提升清潔力一舉兩得,但刺激性也相對提高,就看廠商夠不夠良心。所以這類洗髮精就不能標榜說不含SLS與SLES,因此會更突顯自己加了某某胺基酸界面活性劑作為行銷手法,而且可能是2種以上的胺基酸界面活性劑,這樣使得消費者注意力會集中在2種胺基酸而忽略含有SLES成份,但比例上的調配就不好說了,畢竟SLES不需要太多清潔力就可以提升,如果照比例排順序的話,也在成分標示的中間吧。
洗髮精這類產品的喜好真的是因人而異,同一個產品,對於有些人是蜜糖也些人卻是毒藥,而決定這個價值的還不只是使用後感受,還會把價格納入考量。胺基酸界面活性劑確實是個好東西,但是在價格上真的就沒辦法太可愛了,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嘛。
https://purestyle-note.com/amino-acid_shampoo_ranking/
https://beauty-upgrade.tw/2290/
筆者為傑安生技化妝品配方師